您的位置:首页 > 变迁 > 正文
感光岁月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2-1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正式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进程。中建四局自1962年成立以来一直服务祖国三线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中建四局下属公司率先“摸石头过河”从大山走向沿海,承建国家“七五”重点工程厦门彩色感光材料厂。肩负企业创业使命的他们跟美国专家学外语、比技艺,不畏艰苦,在改革开放高地厦门留下了座座经典工程。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建人从大山到沿海,拥抱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

厦门彩色感光材料厂全景.jpg

厦门彩色感光材料厂全景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新活力。作为中央设立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的厦门,势必做出一番新作为,中建四局在支援国家三线建设十多年后,第一次从大山走向大海,从高原走向蔚蓝。在厦门彩色感光材料厂的建设中传承红色基因,挥洒蓝色豪情,烙印着中国建筑搏击市场经济的鲜明印记,唱响改革开放的最强音。

走出大山远征厦门

  20世纪80年代的厦门,相机彩色拍照是人们生活娱乐和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但彩色拍照的胶卷市场长期被柯达、富士这些进口品牌垄断,而乐凯、福达这些国产品牌因为产能低下、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外国品牌。因此,国家决定在厦门引进一条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改变彩色感光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缩短我国彩色感光材料生产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84年7月,中建四局安装公司接到了第一个重要任务——承建厦门感光材料厂。

  “说是特区,但当时的厦门特区其实就是一片荒地,没有多少人愿意来”,时任中建四局安装公司厦门分局负责人冯孝宽回忆当时的情形。

  人员不够怎么办?四局安装公司从总部贵阳抽调骨干,每人发放20块“远征费”,千里迢迢,来到这片荒地,在这些分批到来的队伍中,材料员何天刚就是第二批其中的一员。“厦门感光材料厂?那不是在经济特区吗?”拿着调令的何天刚自言自语道。他没有半刻犹豫,简单收拾了行李,带上工人朱炳城、蔡祖兴、唐福幸,坐了6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贵州翻山越岭来到厦门。

  一批批从贵州大山走出的队伍集聚在感光厂项目,成立了4处即中建四局安装公司厦门分公司的前身。就这样,四局安装公司在厦门的第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误差2个丝比武赛技

  厦门彩色感光材料厂是我国“七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全套引进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先进技术、专利工艺和设备,规划年产彩色感光材料1100万平方米(其中彩色胶片180万平方米、彩色相纸920万平方米)。其安装工程对精密度、洁净度要求极高,对安装技术更是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

  可工程开工遇到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关。因为工程全套设备均从美国进口,全部图纸说明都是英语,整个公司几乎没有人能看得懂。当时每个处里配了一个美国工程师,并且每个处都配备一个翻译。因为语言不通,翻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幸好,公司也有技术员。虽然技术员也有看不懂图纸,拿来的器具大小不合适、装不上、错位等时候,但他们就和工人一起围在美国工程师身边,打手势、画图,看图“说”话,逐步学习。幸好语言有国界,技术无国界,工作越发顺畅。

  但没想到还没过几天,关于涂布机的标准问题,双方又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感光材料工程属高精细化工工程,涂布机就是感光材料生产线的心脏设备。其主机机器附件全长122米,大小154块不锈钢底板和677根滚筒分布在三个不同标高的楼面上。设计要求所有底板和滚筒的安装水平度以及三层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均不得超过0.05毫米,安装精度近乎苛刻。

  但是,技术人员杨德瑜发现涂布机设备底板有一面未经加工,用美国专家的三点找平决定一个面的方法,无法达到精度要求。杨德瑜将这个情况反馈给美国专家。意外的是,美国专家坚定认为没有问题。双方僵持不下,杨德瑜不甚标准的“No!”“No!”声回荡厂房。在杨德瑜的坚持下,专家将情况电邮到美国,最终验算无法找平。

  我方的猜测得到了证实,但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此时,杨德瑜再次站了出来,创造性地提出把背面也先加工后再安装。安装调试后的检测结果,误差只有2丝,远超原本设计不超过5个丝设计标准。

  这一次美国专家也竖起了大拇指。

  1988年9月至11月,涂布机在柯达专家三次投料试车中,三次均取得成功。整个工程经美方项目技术顾问组全面检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安装工程按项目评,优良率为100%。美方项目经理达菲在正式移交签字仪式上评价道:“这条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建设得非常成功,试车产品感光性能和物理性能完全达到柯达规范,尤其是涂布的均匀度超过合作标准。”

齐心完成“87724”目标

  当时的四局安装公司刚进入市场经济拓展,感光厂项目寄托了很多四局人的希望。参建员工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做好感光厂就绝不回去,1987年7月24日工程竣工验收。“87724”就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那个时候项目人很多,高峰期仅安装公司就有600人,算上土建单位,项目上有几千人。”53岁的老师傅苏玉茏回想当时的热火朝天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即使条件苦工资低也要干!做得不好就是给公司丢脸,逃避那是懦夫。”郑雪元说。“我们是一个团队,这是一个充满集体荣誉感的地方,一定要干下去!”材料员何天刚说道。

  既然要干,那就要干出成效、干出成绩!受杨德瑜折服美国专家的事例影响,项目技术员和工人深刻领会到“科技发展就是硬道理”。鉴于当时技术落后,工具简单等实际情况,他们开拓思路,自己做样,在现场检验成果,像施工用到的弯头、三通等,皆是如此。

  工人们也不甘落后,为了能让技术水平都过关,项目技术娴熟的老师傅自发带学徒工,学徒工每月13.5元工资,必须学满三年,技术过关才能单独做工。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管道工张康宝,他用自己的割刀,在一米五之内连续做了七个转弯,填补了贵州省此项技术的空白。

创业底色苦乐与共

  攻坚克难的故事在感光厂还有很多,它们光荣而闪亮,每个参与建设的一份子回忆过往,已忘了艰辛,脑海中还怀念跟工友们一起度过的日子,它们有艰苦的,有快乐的,但共同构成“感光”岁月中不变的底色——

  “项目吃饭有大食堂,但粮食很紧缺。有的时候遇上加班,没有吃的我们就到水塘里抓些鱼、青蛙、泥鳅串在棍上用火烤,虽然没有放盐但味道非常好,这可能是当时真的很饿。”

  “当时,我们住的房子那哪算房子呀。就是找块空地,用两层席子,搭个油毛毡,墙都没有,席子就是围墙。地面就是泥巴地,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雨大了出不去门,一脚踩下去,双腿都陷在泥里。厦门下雨从2月份下到3月份,每年最少有两三次台风。有一年厦门的台风刮得特别大,厦门市政府都发警报了,我们那个破房子不能住,感光厂有个新建的澡堂,我们就搬进去住。每次都是刮台风的时候搬进去,刮完台风再搬出来。那日子跟现在比,惨着呢。”31年前参加项目建设的老师傅肖忠明对当年的艰苦日子历历在目。

  “当时项目好多人,来时一个人,走时老婆孩子一家人。记得有一次工友结婚,那正是最忙的时候,他的爱人家住贵阳,但是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赶过来。由于没有钱办酒席,工友们就东拼西凑帮他把酒席给办了,他们在工棚里举行婚礼,虽然没有漂亮的鲜花,美丽的婚纱,但我觉得那是我见过最浪漫的婚礼。就像昨日才发生的一样。”苏玉茏见证了一对新人的婚礼,也见证了一代职工子弟的出生。

  正是在项目员工顽强拼搏,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即转入试生产,而原定计划建设周期至少5年。最后工程决算为54623.99万元,比概算节约457.04万元。

  1989年,感光厂项目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重点项目建设优胜奖,代总经理张景禹记二等功,同年荣获全国建筑业联合会的鲁班奖;1990年,获省建设委员会颁发的省级优质工程奖,国内配套设计获省优秀设计二等奖。

  但令人唏嘘的是,1998年,美国柯达正式收购厦门感光材料厂,偌大的感光厂一去不复返,但是它作为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绽放成改革开放40年里的一朵浪花,闪耀在中建四局不断改革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激励了一代代中建四局人拼搏不止、奋斗不息。(中建四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