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建筑新闻

中建二局:难忘那时初心

发布日期:2019-09-26 字体:【

33cf363d6d84f48db257c9264fc190f.png

  有这么一群人,六七十年前,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 99 师集体转业,“卸甲从工”,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建设者。他们“建”证新中国首座大型汽车厂诞生、10 个月建成了人民大会堂、震后一年让陡河电厂重新发电……回望当年,追寻初心,让我们共同聆听新中国第一代建筑人与共和国同行的故事。

cbfe61eb613759bb142bb320802797b.png

图①:第一汽车制造厂。

见证新中国首座大型汽车厂诞生

  胡金芝第一次去天安门,是在1956年。23岁的他,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者身份,去北京体育馆参加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模范集体”集体表彰大会。能够参与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汽车制造厂的建设,是他最难忘的岁月。

  1953年7月15日,一汽奠基,胡金芝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9师(中建二局前身)集体军转工奔赴长春,参与到一汽建设中。然而,拿惯了刀枪的手拿起瓦刀搞建设,他们着实有一段“手足无措”的阵痛期。

  为了让自己尽快成长,他从打混凝土、绑扎钢筋起步,白天跟在师傅后面学艺,脏活苦活都揽在自己身上,晚上还要赶往夜校培训。长春的冬夜非常寒冷,室外睫毛都能被冻成“冰丝”,妻子拦着他休息一晚,他却执意不肯,“枪林弹雨都挺过来了,我还怕这点雪不成,现在的功课耽误不得!”

  那一晚,胡金芝按时到达夜校上课,而让他难忘的是,“所有一起报名培训的队员,没有一人请假迟到”,教室外,天寒地冻,教室内,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却炽热如炬。有了像胡金芝这样有着军人血性青年们的参与,长春一汽在他们的血汗中迅速成长。1956年,一汽建成并投产,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从这里诞生!

  “永葆军人本色,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这是胡金芝传承给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10个月,我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

  朱玉平年轻时当兵打鬼子,后来新中国成立,一切百废待兴,他和战友们响应号召,卸甲从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人。1953年,23岁的朱玉平被组织分配到上海的“红专大学”学习建筑施工,毕业后成为华东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一名起重工。

  “我们单位那么多人,就只从吊装队选了两个人,我就是其中之一!”朱玉平参与过很多工程建设,可是最让他骄傲的还是参与建设了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0周年北京十大建筑之首,那会儿国家建委在全国各地抽调建筑工人去建设,先后得到了全国 14个省市的支援!从 1958年 10 月到 1959 年 9 月,仅用 10 个月就建成,这可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创举!”

  朱玉平被抽调去的任务是吊装人民大会堂的梁和柱子,万人礼堂的 12 榀钢屋架、东立面的 12 根大理石立柱等吊装现场都曾有他忙碌的身影。每次回忆起来他的嘴角都止不住上扬,声音也会提高不少。

  “当时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我们用的全是土办法。由于没有丰富的经验,吊装时没考虑到钢屋架水平变形的因素,刚吊起来就发生了变形,后来重新增加了水平支撑,才保证了吊装的完成!”也正是有了这次宝贵的经历,年轻的朱玉平学到了很多吊装方面的知识,后来都传给了他的徒弟们。

  “办法总比困难多,努力就一定会有奇迹。”这是朱玉平传承给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三线建设的“热血”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黄祖祥所在的长江工程指挥部一团(如今的中建二局三公司),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奉命由四川大竹开进最深的大巴山区搞大三线建设。那是真正的深山老林,那里的工程是用艰辛、血汗甚至是生命建设的。

  由于建设条件艰苦,一旦发生工伤或危重病人手术治疗时,血液的短缺,便成了抢救治疗中的一道难题。当时唯一办法就是动员职工、家属无偿献血。“那时的工资都不高,山沟里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人们的精神状态绝对是一流的。无私奉献,想别人所急,帮别人所需成了常态! ”黄祖祥回忆说。

  1973年的一个清晨,黄祖祥正在办公室通宵加班,突然接到125-1医院电话,有一名同志病情危急,必须立即手术,请速组织人员献血。放下电话,他一方面通知有关人员立即广播通知献血,一方面安排车辆接送献血人员。

  广播划破了清晨长空,不少同志从睡梦中惊醒,不到一刻钟,大卡车上挤满了争先恐后无偿献血的男女老少。一夜未睡的黄祖祥献了200毫升鲜血,但是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位50多岁的老工程师、技术科科长,50多岁了,眼睛有残疾,仍坚持无偿献血200毫升。

  “危急关头敢于站出来,讲奉献不仅仅是讲,更要做!”这是黄祖祥传承给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5d3aee3f30769853346fe70a6f0f7eb.png

图②:1977年,陡河电厂灾后重建场景。

震后一年,让陡河电厂重新发电

  “我那时只有十七八岁,厂房垮了,我们就在水泥管里睡。开始是当钢筋工,碗口那么粗的钢筋用肩膀扛着运输,女同志也一样,有时稍不注意,肩膀就会磨掉层皮。”周树元很少回忆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这场灾难也带走了周树元的父亲和岳父,但他在亲人离世之时,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坚忍,迅速地投身于重建唐山的队伍中去。他回忆说:“大地震中被扭斜78厘米的主厂房框架,和被拦腰折断的180米烟囱,最终采用整体扶正、折断处继续滑模施工的方案抢修。仅用10天就使烟囱重新屹立,70天就使万吨重的主厂房整体扶正,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高层特重框架加固的奇迹。”

  “1977年,国家从四川、河南、辽宁等地调集的2万多人到唐山,投入重建热潮,我们是集结时间最短、集结人数最多、承担援建任务最重的一支队伍。”说到这些,周树元脸上仍旧满是自豪。之后的10年间,像他一样的中建二局建设者们,完成了众多施工任务,在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唐山新城!

  “擦干泪,火速投入重建;洒汗水,助力凤凰涅槃”是周树元传承给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看懂“日本图纸”的平凡工人

  李明智是一名平凡的管道工,文化低,仅读过高小,却善于刻苦钻研。八十年代末,我国的管道安装刚刚起步,还处于“向他国”学习阶段,一切都靠摸索前进。

  1986 年,在中日合资兴建的北方宾馆项目的管道安装中,李明智第一次遇见陌生的日本图纸和设备。从拿到图纸的那一刻起,他就再也没有按时下过班。从1、2、3的数字到每个施工工艺、节点……他虚心地向日方工程师学习请教。经过刻苦钻研,他不仅能看懂了有日语和特殊符号的施工图,还发现日本图纸上的错误。凭借多年的施工经验并通过推算正确地标注出了管道的“正确走位”和“升降部位”。

  “一厘米的偏差就有可能影响整体安装进度!”当他把图纸上的失误及时告知日本工程师后,日方立即验证,随后采用了他的正确方案进行修正,并连声称赞:李明智是特殊工人,佩服,佩服!

  “不要忘记学习,不要害怕困难!”这就是李明智传承给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不忘初心,追寻新中国第一代建筑人的奋斗足迹,一代一代的传承,一辈一辈的接力,是我们新一代中建人践行使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