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也是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建国际投资(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公司)紧紧瞄准职工群众企盼的热点问题,在后勤保障、规范工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扎实做好为民服务的分内事。
“实”字当先 升级后勤保障
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看起来可能是一件小事,但桩桩件件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刚刚投建的曲阜项目地处距市区40公里外的城郊村,无公交车通达,而大多数职工居住在市区。根据广泛收集的群众意见,公司对职工的居住情况、通勤情况进行摸底和调研后,提供了时间合理、线路优化的班车服务。为解决“用餐难”的问题,成立职工食堂,预计11月投入使用。
秋冬交替,淄博分公司在食堂、厨房、卫生间增添热水器装置,全天候提供热水供应,新增共享移动电源平台,保证职工外出业务拓展时联络畅通。此外,山东公司通过定期丰富茶水台,更换老化的净水机、豆浆机、咖啡机等精细化管理提高职工餐饮质量,新增会议室、会客室,保证各部门会议有序开展、商务接待高质量完成。
“效”字为要 规范工作指引
根据9月的基层调研反馈,沁河家园项目岗位迅速扩张,但新员工入职培训却没跟得上。烟威分公司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烟威分公司工作手册》,高效、快捷地让新员工了解公司规章、办公流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规范党务工作方面,山东公司为党务工作者编制符合党支部实际的《党务工作手册》,将党务工作、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串成一条知识线,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实用性参考。
“稳”字当头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烟台分公司设置“微培训”讲台,通过互相授受经验,打通跨部门合作的业务壁垒,制定“提高、转身、精英”的职工培训方案,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由专业型人才向综合型人才转身。
本着学用结合原则,青岛分公司创新“导师带徒”制度,为零经验职工选派“导师”,以工作促进学习、以学习带动工作,确保基层职工稳稳地成长。
“爱”字托底 关怀扩大至一线群众
由于劳动强度大、防病意识匮乏,分包单位的建筑工人或多或少都有身体病痛,淄博公司邀请健康专家定制了专属诊疗方案,先后2次为建筑工人免费查体、常见疾病咨询和健康教育普及,受到了分包单位、建筑工人的一致点赞。
爱心义诊是山东公司践行“超英精神”、关爱一线群众的举措之一,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维护农民工健康权益,同时为项目安全、健康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有力地践行了央企担当,树立了良好的央企形象。(中海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