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领导、同仁:
我是来自中建一局的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项目党支部书记孙传程。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喜欢发微信朋友圈的人。自从我在俄罗斯做了六大项目书记,我的朋友圈就成了六大朋友圈。
朋友圈1
您看,这是修复前的六大会址。
88年前,就是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也是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党代会。在岁月的侵蚀中,六大会址年久失修,只留下了断壁残垣。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注下,中俄双方决定修复会址。由中国建筑承建,一局具体实施。于是,88年后,我们怀着对党和国家、对中国建筑的使命和责任,来到了这里。
(在急难险重时,党支部就是“先锋队”;在团队士气不高时,党支部就是“定海神针”;在员工遇到困难时,党支部就是“避风港”……)
朋友圈2
您现在看到的是六大党支部的全体党员。
因为工程的特殊性,总公司和一局为项目组建了强有力的党支部。6名党员中,3名来自在国内优质履约项目的党支部,另外3名则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历,还配备了在俄罗斯工作多年的专职副书记。
然而,当我们进入现场时,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水、也没有可用的临电,甚至连清理垃圾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基础加固和开挖了。说实话,这些在国内都不是问题,但在海外就成了大问题。俄罗斯的管理流程和审批手续十分繁琐,施工手续迟迟未能办理。工期仅剩下1年时间,却不能做任何实质性工作。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局党委书记来为大家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要求我们坚定信仰,向一代又一代忠诚、担当、百折不挠的共产党人学习,做“一带一路”上的创业先锋,以“严”的精神和“实”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意志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拼劲,为实现“一局梦”、“中建梦”、“中国梦”拼搏奋斗!
这之后,党员带头想方设法推进施工。没有水,就买临时储水箱;没有电,就联系周边用户借电,并准备了柴油发电机;业主方经验不足,就主动协助办理手续……我们把所有的困难都扛了下来,得到了业主方“不管甲方、乙方,唯有中方”的高度评价。
朋友圈3
这是我们为工程搭建的绿色暖棚。
当我们拿到开工令正式施工时,已经进入了莫斯科的冬季,并不适合施工。此时离工期结束已不到8个月!怎么办?党支部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攻关小组,搭设暖棚、用加热设备供暖,并从顶层开始施工,将残破的建筑墙体封闭起来形成可供暖的空间。室外零下30多度,室内却能达到16度以上。
俄罗斯同行都说,我们在精心养护着一个“女儿”。是的,为让她足够完美,我们曾经让俄方分包6次返工,保证了建筑圆形穹顶的原历史风貌。“красота !”(真漂亮!)这是我听到最多的赞美声!
朋友圈4
去年8月的一天,莫斯科市移民局突然来到项目检查。虽然没有查出问题,但还是将多名员工强行带走。有合法身份、合法手续还被抓走,这个工作还能不能干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时,党支部站了出来。我们到驻俄大使馆反映情况,并向莫斯科移民局反复交涉。终于,在被扣留了6个多小时后,员工全部安全释放。事后,我们与大使馆、业主方以及俄方多次协调,最后,大使来了公函、文化部来了慰问信,特别是俄罗斯副总理助理给出了承诺,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被扣留的员工说,被释放时,我内心的暖流激荡不已——有组织真好!
朋友圈5
这位小伙子叫安津东,是项目的BIM工程师。他的爱人叫张雅惠,在德国慕尼黑总领馆项目工作。而他们2岁的孩子,还留在国内,一家三口在三个国家。今年春节,党支部把张雅慧请到莫斯科来团聚,并得到一局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的慰问。小伙子说,领导的慰问、爱人的到来,让自己成为项目“最有面儿”的男人!
今年2月23日,是俄罗斯法定的“男人节”,党支部组织了庆贺活动。六大项目分包人数只有150人,但来自7个国家,是一个“小联合国”。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工作习惯和态度。党支部每逢中西方传统节日开展一些小活动,邀请外籍分包参加,“中外员工共庆”,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为中国建筑工作,能够受到尊重!
朋友圈6
2014年12月22日,距离竣工目标还有192天!
身在海外,员工很容易受各种思潮影响。而六大项目又是政治工程,不能有任何的思想偏差。怎样才能将正能量传递到每位员工?
“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已经身居远方,是不是可以用“诗”的形式呢?微信几乎人人在用,是不是可以用它来传递呢?总公司党组成员刘锦章总来视察之后,我代表党支部发了第一条带倒计时牌和诗句的微信。191天、190天……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的个位数,成为激励员工的法宝。
这是今年6月18日,也就是88年前六大召开的日子,党员在六大会议室里重温入党誓词。尽管远在海外,但支部建设一点儿都没有放松。我们通过“互联网+”方式,按时参加上级党组织的学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在六大会议室开展学习讨论、举办主题党日、听分管海外工作的局党委常委讲党课……
朋友圈7
前几天,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了。
7月4号,将举办六大纪念馆开馆仪式,刘延东副总理将出席。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以信仰、使命、担当,用行动兑现了对党和国家、对中国建筑的承诺!这座用“工匠精神”打造的建党95周年的献礼工程、“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工程、中俄友谊见证的经典工程,必将成为中国建筑、中国品牌、中国品质在海外的靓丽名片!
欢迎大家来莫斯科!加我微信吧!(中国建筑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建一局俄罗斯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项目党支部事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