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抗疫人物】青年力量·王威
发布日期:2020-05-12
【字体:打印

  “马不停蹄开始奔赴下一个战场,一个接一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直到取得这场抗疫战争的最终胜利。”中建装饰员工王威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战“疫”期间,这个33岁的青年,22天参建7所抗疫应急医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奔走的身影。

  24小时坚守——病人抵达前必须完工

  1月29日下午,正在雷神山医院施工的王威接到紧急任务——火速驰援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防疫病房改造项目,在30日17时首批发热病人抵达医院之前完成隔离区的木门安装。

  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隔离区共5层楼,需要安装48樘木门,还有部分隔墙要进行打胶密封。他带领6名工人匆匆赶到现场,这才发现,这个看起来并不算难的任务,实际执行起来问题重重。医院临建隔墙厚度与成品木门门框尺寸并不匹配,所有门框需要重新切割、组装,实际工程量比他预想的翻了不止一倍。正常需要4天的工作量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而且成品门就48个,一旦有一个加工失误,连可替换的备用门都没有,一点都不能错。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王威迅速给工人做好分工,1人量尺寸、1人切割、2人组装、2人穿密封条,流水线作业,各工序紧密配合。他同步紧盯查验,一个通宵完成所有切割组装工作,全程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第二天早上,工人们开始安装木门时,医护人员进入施工区域进行消毒、摆放治疗设备并演习操作流程。王威积极与医院沟通,也请医护人员给工人们介绍防护知识。

  在王威的带领下,工人们顶住了身心高压力负荷,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确保病患接收工作顺利进行。

  2万平米地胶——工期再紧也要保证高质量

  回到雷神山医院,王威又立即接过雷神山医院三区装饰施工工作,这次他负责的是基础环节——铺贴2万平方米的地胶。装饰工程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棒,王威反复强调,“工期再紧也要保证质量,一定要让医护人员和病人们安心。”

  地胶铺贴看似简单却是个细致活,地面基层要平整,清理一定要彻底,不能留浮灰渣土,否则胶和地面基层会粘不牢固。在雷神山建设现场一间间病房里,各专业的大批人员交叉施工,留给装饰工人的空间更加狭小,难度增加了几倍。尽管时间紧急,但王威没有降低一丝标准,大面积施工前他推行“样板先行”,用不到3个小时做出一个施工样板间,明确了清理地面、刮胶、火烤、铺贴、滚筒压实等铺贴标准,让所有工人掌握标准后再施工。

  他一边手把手教工人施工,还要不停地蹲下身去摸地面是否有浮灰,他反复嘱咐大家,“胶水表面出现透明胶膜的时候,多用手去试试胶水的粘接力,要保证粘牢。”王威与大家共同奋战,高质量完成了2万平米的PVC地胶铺贴工作。

  一天行四万步——天亮之前找齐所有材料

  2月1日下午,刚完成雷神山医院首个装饰工序样板房不久,王威再次接到紧急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通知。他带领50多名工人火速奔赴现场,要在第二天交付前完成二号住院楼50樘门安装和200多平米隔墙施工。

  火神山医院正处于施工收尾阶段,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开荒,使得原本就有限的材料堆放场地更加受限,有的装饰物资堆放地点较远。王威立刻安排部分工人根据现有材料进行施工,又带领8名工人去搬运隔板、U型槽等所需材料,人力运回装饰现场。特别是又大又重的隔板需要四个人一起运送,有的还要扛着爬到二楼,穿过狭窄的施工区域和到处都在施工的工人,给大家的耐心和体力带来极大的考验。夜间施工时,现场照明不足,他领着工人们打着手电筒踩在比脚踝还深的泥地里艰难行走,后来手电筒没电了就用手机照路。连施工带运输,大伙儿接连奋战一夜,都累得够呛。王威安排大家轮班休息,又带人走了20分钟给大家取夜宵。累了一整天,50多个人的饭,重量堪比大型工具,他硬是带人扛了回来。

  第二天,火神山医院顺利交付,王威带着工人重返雷神山建设现场。火神山医院短暂的一天里,他数不清跑了多少个来回、搬了多少东西,只有手机显示的4万多步为他这一日一夜的奋战做注脚。

  接受新华社《新青年》采访时,王威说,“作为武汉伢,我要保卫自己的家园,央企员工要有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看到,武汉没有被按下‘暂停键’,她的每一处都在倍速播放。作为一名建设者,我们力争让建设的速度跑赢病毒传播的速度。”现在春暖花开,看着自己参建的7座抗疫医院相继完成任务后关闭,王威激动不已,他不愿多讲建设时的困难,只是简单的说,“再累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医护人员更不容易。我们这么多人一起战斗,为国家和人民,付出多少都值得!”(中建装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