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调结构优布局 聚主业重长效 持续压减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1-12-27 【字体:打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压减工作作为关键抓手,通过压存量、控增量,健全长效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向主责主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法人户数由压减工作之初的649户减少至506户,压减比例达22%。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管理体系

  中国海油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守住底线、强化考核,坚定不移推进压减工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中国海油高度重视“压减”工作,成立了董事长任组长的“压减”工作领导小组,并在集团层面设立压减工作办公室。各所属单位均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组织机构,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二是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闭环。统筹“处僵治困”、亏损企业治理等专项工作,压减工作办公室牵头制定发布《压减工作指导意见》和《压减工作操作手册》,协同计划、人力、企管、审计等部门,建立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因企施策、控制过程、宣传引导、结果检查、考核评价的工作闭环。三是控源头严末端,守住压减红线。严格按照国资委压减工作要求,坚持能改造的坚决不新设、能用分公司的坚决不设子公司的原则,严控非必要、非紧急、无项目、无协同的公司设立。同时以减控增,采取与业绩增幅挂钩、与发展阶段挂钩的方式,对急需拓展市场的油品零售板块实施“减一增一”;对专业技术服务板块实施“减多增一”。四是明标准严评价,以考核促落实。三年压减工作结束后,继续将年度压减任务纳入所属单位约束性考核指标,未完成年度压减任务的,在所属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予以扣分。

  坚持因企施策,注重工作实效

  中国海油坚持把压减工作与公司发展战略相结合,加强产业协同、优化海外布局,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一是围绕发展战略,有保有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五大发展战略,坚持深化改革、合作开放、稳中求进、差异发展的原则,全面梳理所属企业,制定发展和退出清单,实行动态调整,通过股权转让、吸收合并、混改让权、无偿划转、减资退股、关闭注销、破产清算、司法解散等多种方式退出。同时,利用存量出清的法人指标,加大在天然气及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助力集团公司双碳转型。二是强化产业协同,有取有舍。积极实施产业链提质增效,强化上中下游板块的有效协同,落实产供储运以及产销贸改革,加快同类业务和资产的重组整合,减少管理层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经营效益。如成立国际贸易公司,整合现有各贸易公司,统一规划销贸业务、资源配置和体系建设,促进资源与贸易有机结合和互相撬动,进一步发挥中国海油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优化海外布局,有进有退。结合全球BEPS国际税改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全面梳理境外公司,从战略规划、内控体系、法律合规、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估保留必要性,将部分无保留必要的企业纳入清理范围,采取先关停后注销方式推动出清,有力促进了海外经营管理和业绩提升。同时加大在中亚、俄罗斯、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力度,支持国家战略发展新方向。

  巩固压减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中国海油坚持源头控制、过程监控、结果导向、常态推进,着力构建压减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全面完善管理制度,强基固本。出台《中国海油压减工作长效机制》,坚持新增法人户数与公司净利润匹配原则,把长效机制执行结果纳入考核,实施法人户数总量控制,实现事前计划引领、事中把控实施、事后监督评价的动态管理机制。修订投资管理办法,聚焦主责主业,采取“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方式引导和规范投资方向,列入负面清单禁止类的投资项目,一律不得投资;列入负面清单特别监管类的投资项目,严格加强监管。修订股权管理办法,以股权为纽带,涵盖股权形成、股权变更、股权终结、股东行权的全生命周期,同时强化公司设立后评价管理,形成股权管理闭环。建立亏损企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按照功能类、培育类和经营类对亏损企业进行分类,对经营类亏损企业按照亏损年限分别实施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对于红色预警企业,需通过限产整改、停产整改、升级改造、优化重组、关闭退出等强势举措彻底解决亏损问题。二是建立大数据平台,守正创新。全面改造集团公司现有股权管理信息系统,打通股权、预算、财报、税保等业务系统,构建数据共享、系统互通的股权大数据平台,动态开展新增监控、亏损预警、在线评价、退出督办等工作,提高一体化管控能力和数据运用分析能力,提升工作的全面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质量优化。(素材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