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践行 > 正文
【两优一先】中建优秀共产党员李孝陶:雪域高原的“多吉卓玛”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18

  她是藏族业主眼中的“多吉卓玛”(藏语意为金刚美女或金刚仙女),是同事们尊敬的“陶姐”,是中国建筑党员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她就是中建西南院西藏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李孝陶。

无悔选择  

  大学假期,有人选择去旅行,有人选择兼职打工,长期在内地生活的李孝陶却选择背起行囊去西藏支教。

  支教生活并不轻松。离太阳最近的炙热与海拔最高的缺氧并存,无法平复的重重喘息声伴随了她很久,漫漫长夜的寒冷令人绝望,但藏区孩子纯净清澈的眼神,让她快速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并出色完成了支教任务。

  第二年,怀着对藏区孩子的爱,她又回到了这片雪域高原。也是在那一年,李孝陶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谁都没有想到,几年后她将再次返回这里。这次归来,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真诚奉献的心。

  十八大后,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3月,中建西南院成立西藏分院。由于大学期间有两次在西藏支教的经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孝陶主动请缨,抛弃成都“安逸之城”的生活,成为西南院入藏第一人。

  创业初期总是艰难的,有办公室筹建过程中大量琐碎的事务,有面对新业主的耐心沟通,也有各项目现场的疲劳奔波……闲暇时,她总会操心家里刚刚读小学的女儿,年迈的父母,殊不知,她在西藏的工作生活身体是否安好,才是家人每日的牵挂。

记使命  

  藏区风大雪大,冬歇期长,部分地区每年可施工的时间仅为五个月,建筑设计项目更是难上加难。李孝陶像一朵雪域高原顽强生长的格桑花,和同事们一起,设计出一座座极具美学和人文关怀的建筑,为藏区人民铺展幸福蓝图。

  不到两年,李孝陶就先后牵头完成了聂拉木“4·25”灾后重建工程、曲水小康安居试点工程、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等藏区重大项目。

  其中,聂拉木是“4·25”尼泊尔地震西藏自治区受灾最严重的县,自治区政府对重建工程高度重视。项目包括学校、医院、住宅、民房、活动中心等数十个单体建筑,两年内必须全部设计建设完成。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和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期,李孝陶没有退缩,针对项目设计,牵头成立党员攻坚队,立刻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她就是一面党旗,飘扬在灾区重建的第一线。

  聂拉木镇海拔3700余米,距离拉萨750余公里,途中翻越海拔5000余米的加错拉山口和通拉山口,往返项目现场1次就要5天,虽然具有藏区生活经验,但李孝陶也抵不住频繁的路途颠簸,多次发生高原反应,她忍着剧烈头疼,边吸氧边工作。单程路途要1天时间,她就在车上看图纸、看资料,修改设计方案。

  最终,项目所有建设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高水平的设计方案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赏。李孝陶被业主单位的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多吉卓玛”。表现了业主对李孝陶团队能打硬仗、擅打硬仗精神的认可。

  班禅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班禅为主题的博物馆,具有重要的宗教历史意义和地域文化价值,受到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极大关注。

  李孝陶带领设计团队,积极与政府、班禅团队沟通,尽量满足业主提出的要求。为了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她和设计团队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不眠不休,边学习藏传佛教知识,边完善设计方案。终于,他们利用现代材料诠释的藏式细节,既凸显了地域文化属性,又体现了建筑的绿色理念,方案得到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高度肯定。

倾情奉献

  2016年3月西藏分院成立,同年9月,分院人数就超过了10人。李孝陶主动扮演分院“大姐”的角色,同事们叫她“陶姐”,在工作之余,她管生活、管活动、管食堂、管住宿,努力做到“心贴心”“面对面”服务群众。她还牵头完成当地工商注册手续、办公区域装修等工作,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2017年,李孝陶到西藏分院工作刚满一年时,父亲突发脑梗,生命垂危。她从拉萨连夜赶回四川家中,在ICU病房外等待了20多个小时。而此刻分院正在准备重大项目投标,正是关键时刻,作为团队带头人的她在陪护父母的同时,还得挤出时间处理工作。

  看到父亲脱离生命危险,她又订了第二天最早一班飞机返回拉萨。虽然家人理解,但是她觉得自己对亲人亏欠太多。李孝陶始终没有向组织提过自己的困难,也未耽误过一项工作。她秉持无私奉献的信念,将服务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李孝陶用最深沉的爱,在广袤的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扎根西藏、服务地方的奉献之歌。(中建西南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