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1402
P. 40
人物 | FIGURES FIGURES | 人物
算近四十万吨,倒运十万吨、发运
十万吨。
稳稳地开车,默默地坚守
中建安装化工设备制造公司共
有 45 台葫芦双梁起重机及桥式双
梁起重机,都是悬在半空中作业,
最低离地面 13 米,最高达 17 米,
开行车的姑娘们被戏称为“空姐”,
名字虽然好听,实际就是高空作业,
且操作室的空间只有 3、4 平方米,
操作间前方、左右、脚下都是全透
明玻璃,240 度视力范围内没有任
何可以依托的实物,操作椅就像悬 车全部安全归位才休息。
空在 20 多米的厂房最顶端。而且 她们勤恳钻研,孜孜
不倦。
要不停地升、降、倒、进,穿行在 此心安处即我家
装卸、下料、卷圆、组对、拼装、
焊接、倒运、发运等整个生产流程 面对艰巨的工作,行车班的姑娘们战胜生理、哺乳、
的各个工序中。 家庭等多重困难,与男同胞一起携手作战,一天 24 小
“毫不夸张地说,我几乎站立 时三班倒之外,她们同时是生活中温柔贤惠的好妻子、
不住!双腿酥软、还不停地打颤, 好母亲、好儿女。
整个人瞬间眩晕,要不是有两位老 王圣华的女儿林柯辛五岁那年第一次一个人坐飞
师搀扶,我都下不了操作室。”尹 机从南京回成都。因为王圣华工作走不开,就把小柯
丽梅回忆着自己第一次爬上行车时 她们相亲相爱,团结 辛托运回成都姥姥家过寒假。王圣华骑了 18 公里的摩
共进。
的感受。 托车送孩子去坐飞机,结果看着孩子进了安检,头也
在操作行车的过程中,稳是最 高 60 厘米、重达 140 斤的铁桶, 自己。” 班长董龙梅,她的电话从来都是 24 小时随时接听,那 没回地走了,当妈的不舍得了,“我一个人在机场哭
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操作;按照 装满水后总重 350 斤,在规定的四 五二车间主任田自力同行车班 时她都怀孕 3 个月了,还亲自来加班。行车班经常在 了个稀里哗啦,直到飞机起飞了,还又等了一个多小
操作规定,在运行前要试开空车确 分多钟时间里稳、准、快地以双“8” 高应平是一对夫妻,结婚 19 年。 休息吃饭时间加班,从无一句怨言。” 时。”王圣华傻傻地解释“当时就想怕飞机万一返航,
认各部件是否正常;在吊较重物件 字形路线绕行相距仅比桶直径 50 田自力说:“开行车真心不容易。 二车间主任胡玉华:“在我们眼中,她们都是空姐。” 孩子看不到我。”后来王圣华问小柯辛:“你怎么都
时,要先试验抱闸是否可靠、吊具 厘米稍宽一点、相距 70 厘米远的 行车工整日整日在空中忙碌,上不 凌晨三点的厂区一片静黑,只有前方忙碌的车间 不回头看我一眼?”小柯辛很淡定地说:“我就知道
是否完好,然后方可行走;不能同 15 根杆子,总长 6 到 7 米,不能 着天,下不着地,我老婆赶生产任 透出光亮,董龙梅走在6年来每日无比熟悉的巡检路上, 你在哭鼻子,我就不看了。”
时开动纵、横、升降三种行驶动作 碰到障碍杆子,更不能让水洒出来。 务时,上了行车不敢喝水,只能憋 近来却总是觉得身后有脚步声,仿佛一直有人在跟踪 直到 2014 年春节,王圣华第一次跟孩子一起坐飞
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起吊物 每半年考核一次;突击考试,考前 尿,一下行车就往卫生间跑。冬天 她,每天的步伐、节奏、方法还各有不同。走进车间, 机回家过年,抱着玩具大熊准备睡觉的小柯辛告诉晕
件的重量不一、角度的不同,其摆 一天通知;每考一次调整一次工资。 特冷,夏天特热,车里装了空调也 她假借弯腰捡钢丝绳,透过臂弯的缝隙发现了躲在焊 机的王圣华“晕机就睡觉”,又熟练地从座位里拿出
动的幅度就会不同,操作者必须熟 六车间主任凌峰讲了一个故 不管用。”开露天龙门吊的党员全 机旁正垫脚张望的李晓。 一个呕吐袋给她:“你要吐,給你个袋子,不够我的
练地掌握操作杆,恰当地控制速度, 事:有一次司索为了节约换吊钩的 红体会更深,一双脚伸出来,从脚 被发现的李晓吭哧出一句话:“都三点了,你不 也給你。”她才知道其实小柯辛一直都晕机。而小柯
及时跟车,才能使行车平稳运行。 时间抢进度,想让李晓用吊 5 吨钢 面到脚脖子按照晒的程度不同清晰 关心自己,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吧?都八个月了, 辛觉得,能照顾妈妈,她很开心。
行车社会取证考试的难度要求 板的钩子吊 3 吨的钢板。李晓坚持 地分为三种颜色。 让我们谁放心得下啊。”原来,李晓、高艳芳、张玉、 薛艳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一直都是自己带在身
是吊着水桶绕行单“8”字,为了 违反规定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吊,打 成品车间主任邓木海感激 刘硕、张文凤等住在公司宿舍的二三十个行车班姐妹 边抚养,为了孩子、工作两不误,她看得最多的电视
最大限度地提高四维空间的精度, 电话給正在开生产会的凌峰,凌峰 地说:“成品车间加班多,记得 近三个月来每天轮流默默保护着她们的班长董龙梅, 节目就是天气预报,因为工作性质不能接孩子放学,
行车班的姑娘们自我加压,加大难 听了教育司索:“人家在上面,考 2013 年冬天,有天半夜,实在是 正如董龙梅连续六年坚持每天凌晨三点去车间巡检, 所以她总是根据天气预报給孩子加减衣服,提前带好
度。她们特意定制了直径 50 厘米、 虑下面你的安全,你自己都不考虑 干不完了,我就临时打电话給行车 一定要亲眼看着伙伴们安全完成工作任务,几十台行 雨具。行车班有 50% 到 60% 的人都是一边照顾家一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