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建印记】跨越山海的梦想建造者

发布日期:2023-04-10
【字体:打印

  建筑,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饰,糅合了光、色彩与空间,赋予建筑更多生命的力量,拉近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中国建筑旗下中建装饰所属东方装饰跨越山海,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文明古国斯里兰卡,建设了一座“小而美”的儿童公益学校,筑起中斯民心相通之桥。

山海1.jpg

  为属地工人讲解施工要求

  2019年,中国建筑旗下中建装饰所属东方装饰与清华大学ICA团队合作,在曾经的古锡兰王国旧都,也是如今斯里兰卡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中北部的阿努拉达普拉,建立了一座倡导环境友好、融入两国文化特色的儿童公益学校,作为“梦想建造者”帮助当地改善教育状况,延续斯里兰卡的古老文明之美。

  公益学校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是一幢两层高的建筑,一层是日常使用的教室和办公区;二层则是当地的第一座图书馆,包含阅读空间与心理咨询室。该项目建设从气候应对、材料选取、文化符号运用等方面充分尊重斯里兰卡传统,将当地崇尚的“与自然连接”的概念深深融入建筑设计里,延续了孩子关于家园的想象和记忆。

  项目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即使没有空调,房间内仍能保持舒适的温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节约了资源。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地沿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在二层屋架部分则将中式建筑的轻质木结构设计理念引入当地,坡屋顶、大挑檐与框架结构结合,保证了空间通透性的同时,促进室内通风降温。相比斯里兰卡传统的泥土、砖石结构屋顶,项目为当地民居设计建造带去了更多启发。

  项目施工时正值雨季,地面湿滑,这给设备进场和施工造成困难,施工用水都成问题。淳朴、热情的当地村民自发前往帮忙,义务做一些运输材料、打井、种树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解决现场施工难题。

  “90后”项目负责人胥超等来自东方装饰的中国员工也积极组织当地青壮年参与砌墙、抹灰、贴砖等施工技能培训,提高当地员工的建筑技能,为当地人提供了一份不错的收入,并以这个小项目为载体,带动优秀的年轻人带到科伦坡工作锻炼,从而真正帮助贫困家庭改善经济条件。尽管语言不通,两国工作人员却在工作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海外工作多年,从来没有想过做一个项目能让自己如此深地融入当地民众。”胥超说。

  为培养当地人未来运营项目的能力,在实施公益项目期间,英语流利的胥超联合会讲英语的村民,在工地旁边组织当地儿童开展绘画设计比赛等多样活动,并且项目志愿者每周开设“一小时课程”,为孩子们教授简单的数学和中英文会话,教学计划一直持续到项目完工。此外,胥超还教会了孩子们用屋架废料模拟砌高楼,以此激发孩子们未来当工程师的热情。“我喜欢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手舞足蹈,让我为所做的项目感到自豪。”

  公益学校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服务覆盖周边10多个村落。当地人给它取名为“SHININGSTARS”,意味着孩子就如天上闪亮的繁星,公益学校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爱与庇护,也意味着中国与斯里兰卡共同仰望一片星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得以照进现实。

  建成以来,公益学校持续为当地儿童提供爱与庇护,帮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教育。从野生大象经常出没的林地,到充满孩子们读书声与欢声笑语的学校,这个“小而美”的公益项目,照亮了当地儿童的成长之路,给孩子们带来了“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山海22.png

  志愿者在联欢会上和当地儿童一起游戏

  202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负责人Gamage女士也向东方装饰发来感谢信。在信中,她多次表达感谢并介绍了公益学校目前的进展情况,她提到,公益学校的建立,不仅为当地贫困儿童提供了读书、玩乐的安全场所,还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孩子们的能力和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目前SHININGSTARS已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未来将承载更多的希望继续前进。

  千百年来,当地最负盛名的千年菩提树始终照耀着这片古老文明之地。中国为斯里兰卡带来的一个个深入民心的“小而美”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更促进了彼此人文的交流,深化着不同国度人们的情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得以照进现实。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道路上,中建装饰将持续打造更多海外精品工程,跨越山海,成其久远,为更多的人拓展幸福空间。(中建装饰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