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交通三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一种轨道建设钢筋智能绑扎装置》提供了一种轨道建设钢筋智能绑扎装置,包括高刚度高精度伺服双梁龙门框架、底板智能绑扎平台、腹板智能绑扎平台、高精度伺服横移小车及智能绑扎平台辅助定位机构等。智能绑扎平台将纵向和横向钢筋自动调正,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出辅助定位机构范围内需要绑扎的钢筋交叉点的三维空间坐标,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捆扎机械手自动完成钢筋分区域绑扎,提升了绑扎质量和绑扎效率,实现了从单层钢筋到多层钢筋识别和从单点识别到区域识别的突破,对于推广钢筋绑扎机器人在施工现场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沟槽盖板原位预制模具及使用其预制盖板的方法》设计了沟槽盖板模板及施工流程,将沟槽本体、模板与翻转器协同工作。该技术直接在沟槽盖板的预设位置安装模具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利用基于杠杆原理的翻转器将模板连同盖板整体翻转。通过模板上预设的脱模气孔吹入压缩空气,可使盖板快速、便捷地与模板分离,同时可直接精准落位于沟槽预定位置,脱模后的模板随即可进入下一循环进行重复利用。该技术解决了特定项目场地狭小、难以设置集中预制场地的问题,不仅减少了预制场地占用、场地硬化投入以及集中预制设备需求,还降低了碳排放,符合绿色低碳的建造要求。
《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用填缝装置》通过控制装置上的容纳罐、设于容纳罐底部的滚轮以及设于容纳罐一侧的推杆,包括转移单元、填缝单元、转向阀、连杆摆杆和限位轴等组件,将填缝剂根据道路裂缝的轨迹进行摆动,确保填料剂始终处于裂缝的正上方,并能一次性转移到裂缝内部完成填缝工作,解决了传统填料机对不规则的路面裂缝开口进行填缝时的填料浪费、操作复杂、二次填料等诸多问题,较传统填料机使用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可广泛用于路面不规则裂缝的填料修补。(中建交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