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集团理论文章

中国建筑:高质量建证交通强国

发布日期:2022-06-24

  6月20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参与建设的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襄阳东至万州北段建成开通,至此,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渝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对加快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中国建筑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广泛参与公路、地铁、铁路、水网、水利枢纽、大型桥梁等领域,覆盖了当前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业态,承担了高原铁路、京新高速、雀儿山隧道、武汉大东湖深隧、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上海洋山深水港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工程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2021年,中建集团基建业务新签合约额8439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交通运输类项目新签合同额4089亿元,同比增长19.5%,持续发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五洲通途,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2月28日,中国建筑承建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开工。大桥采用公铁分层布置,主跨1120米,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超千米跨度钢桁梁桥上应用斜拉悬索,跨度位居公铁分层布置的同类桥型世界之首。

  铁路是中国建筑最早进入的基础设施领域之一。经过多年的持续深耕,已逐步成长为铁路建设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筑承接世界首条在高寒地区建设的高铁——哈大高铁,国内首条大规模采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铁路-郑徐高铁,我国第一条以地方投资为主、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济青高铁,国内首条高海拔山地轨道工程——都四山地轨道项目,湖北投资最大、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铁路项目——汉十高铁,山东里程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的铁路项目——鲁南高铁等40余条铁路线路,通车里程超2000公里。

  放眼望去,世界首个“桥建合一”站房——武汉站、亚洲最大火车站——南京南站、京雄高铁雄安站、杭州东站傲然屹立;世纪工程——高原铁路、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项目、沈白高铁、郑济铁路、沿江高铁武宜段正全线进入大建设阶段,全面开启铺设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新征程。

  铁路领域只是中国建筑参与交通强国的缩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当今中国的水陆空大道,被越来越多的中建人整合起复杂阻隔的地理单元,天堑变通途。

  3月20日,首架飞机平稳降落在湖北鄂州花湖机场,为正式通航全力冲刺。这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将与武汉天河机场共建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4月28日,广东珠海机场项目现场,重达6120吨的T2航站楼钢网架结构实现全面封顶,航站楼“湾区之翼”碧波银贝的动感造型展现在大众视野。5月11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通过民航行业验收,进入最后的投运准备。作为杭州亚运重要基础配套工作,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T4航站楼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是现有T1、T2、T3航站楼建筑面积总和的两倍,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中国建筑萧山机场项目总工程师陈华介绍,“三期扩建项目投运后,将实现高铁、地铁、大巴无缝换乘,成为集空铁联运于一体的复合式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进入全球50大机场行列。”

  北京大兴机场、郑州新郑机场、武汉天河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中国建筑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资建设了全国75%的机场,大力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构建国际、国内航空枢纽体系,为民航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作为中国建筑的又一主业,中国建筑的修路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1948年初,解放战争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由晋察冀边区交通管理局组成的工程队,顶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在两个月内修建这条59公里绝密的“赶考路”,为大部队进京赶考铺平道路。在巍巍太行深处,70多年前颠簸崎岖的“赶考路”如今旧貌换新颜,百米高桥在绵延群山中崛起,数千米长隧贯穿山腹,中国建筑修建的太行山高速连接京冀豫三省,成为服务沿线740万人民的交通大动脉。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里程最长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山东省首条十二车道高速公路——京台高速齐济段、平均海拔超4700米的G6京藏高速那羊段、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香港段、中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宁波舟山港舟岱跨海大桥、主跨千米级长江大桥——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国内跨度最大的公轨两用悬索桥——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龙马奔腾、彩虹凌空,一条条巨龙串联起数万公里高速公路网,穿越大山大川、跨过大江大河,在中国广袤大地上,书写着交通强国的壮丽史诗。

  看得见的路网在地上纵横交错,看不见的路网在地下不断延伸。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国建筑在西安开创同一城市五线共建的空前盛举,34个月建成全国首条全运线——西安地铁14号线,刷新全国同类地铁建设速度新记录。此外,中国建筑承建了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深圳地铁9号线、郑州地铁3号线、天津地铁7号线、徐州地铁1号线、长春地铁6号线、北京地铁4号线、济南地铁1号线等60余项工程,在9个城市承建了12条地铁整线,建设总里程超600公里,在地下组建起一张庞大的交通路网,打通城市脉络。

  在寰球大洋中劈破斩浪的远航巨轮,在五洲长空中冲运行天的民航机群,在神州大地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在城乡公路奔驰的滚滚车流,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正加速构建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助力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空枢纽网、世界级港口群,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服务支撑国家战略能力不断增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1.jpg

  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高速发展

  4月28日,中国建筑承建的山东聊城兴华路跨徒骇河大桥正式通车。项目攻克大吨位国产碳纤维索的加工、锚固和工程应用难题,形成了千吨级碳纤维索应用技术与产品,创造了碳纤维土木工程应用领域的多项第一:世界最大跨度、国内首座使用碳纤维斜拉索的车行桥,国内首个千吨级碳纤维索的工程应用。

  交通运输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一张张靓丽的“中国名片”的背后,是一项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的助力和赋能。

  万吨桥梁,跳出轻盈舞步。在重庆,中国建筑重庆市快速路二横线项目,五座全长383.5米、总重量达21500吨的大跨度桥梁,在三条既有铁路正常运营前提下,同时异步完成转体对接,在实现“完美牵手”的同时也刷新多项世界纪录。在湖北,中国建筑武汉城市快速路汉江大道(常青路段)改造工程,将全国首例极不平衡转体桥转体跨越京广、沪蓉、汉丹等9条铁路线,创造3项世界纪录。在山东,中国建筑济郑高铁山东段,项目跨越邯济、京九铁路,将两片万吨级T型梁转体79°成功牵手。

  3月10日,历时300天研发设计制造,开挖直径15.094米,长115米,重4300吨的世界上最大直径螺机直排双通道泥水盾构机完成组装调试,正式验收下线。“武汉两湖隧道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双层超大直径隧道,我们为盾构机量身定制多项先进技术,能在泥岩地层长时间掘进,解决大断面小曲线、长距离复杂地层施工等难题。”中国建筑武汉两湖隧道项目常务副经理张剑波说。

  500公里外的郑州,一条连接老城区和新城区地下新通道正在加速掘进。中国建筑郑州地铁6号线04工区项目经理晋伟在盾构机操作显示屏前介绍:“项目要在富水砂层下穿郑州最早的1号线,犹如在豆腐里开航母,难度可想而知。”改进盾构机刀盘、从国外引进特殊材料克泥效加固、测量机器人24小时实时监测、冷冻加钢套筒接收……在技术加持下,项目最大沉降仅3.8毫米,同时创造郑州在建轨道交通项目月均产值新纪录。

  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新一轮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建筑坚持创新引领、科技支撑、装备技术升级,创新研制了国内首台IABM智能装配造桥机,首次实现将工厂预制立柱、盖梁和箱梁在现场一体化安装,30分钟即可架设一片200吨重的盖梁,创造国内桥梁架设领域新纪录;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跨座式轨道梁自适应柔性焊接机器人、BIM轻量化引擎,在部分施工单元取得工效提高10倍以上;自主研发原状盾构渣土路面砖通过试验,第一代“中建造石机”迈入产业化应用新阶段;独创“十字岩体法”地下工程建造技术、复杂环境下多工法组合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山岭重丘区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等一批创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成功运用;在南通至无锡高速公路项目,中国建筑以公路智慧建造为载体,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公路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相互赋能,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22.jpg

  服务民生,编织通达天下幸福路网

  交通运输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了物资流通和人员流动,深刻改变了城乡面貌,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国建筑,正在用一个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助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繁荣,拓展幸福空间。

  2017年9月26日,历史将铭记这个时刻,中国建筑承建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国道317线川藏公路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这条曾被誉为“山鹰也飞过不的山峰”终于被一洞凿穿,将西藏到内地的车程缩短两小时。为了打通川藏线的“生命咽喉”,项目克服高寒缺氧、施工条件极差等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近5年的艰苦建设,创造海拔4300米以上恶劣条件下施工奇迹,获国际隧道协会杰出工程奖。

  无独有偶,2021年8月7日,中国建筑承建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建筑的建设者,在极寒条件下用智慧和汗水种下一朵雪域莲花,拉近西藏与世界的空中距离。在“史诗级世纪工程”高原铁路施工中,中国建筑自主研发高海拔增压补氧模块化建筑群“零海拔屋”,实现建筑群模块化、超低能耗、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应用突破,致力打造舒适、宜居、低碳、环境友好的高海拔人居环境生态系统,让高原地域施工变得更加简单。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畅安舒美、宜行宜游、兴业兴村、以路富民,经过3年多艰苦奋战,中国建筑承建的湖北保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湖北省最后一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区域——神农架林区跨入“高速时代”,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联外通快速通道。在武汉,中国建筑承建的武汉市黄陂区新建北部旅游公路获评湖北省“十大最美农村路”。项目串联起木兰山、木兰湖、木兰花乡等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打通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快速道,带动沿线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

  6年前,贵州赤水河谷西边的合马镇沙坪村,是遵义仁怀市唯一没有通公路的村。而现在,中国建筑修建的154公里快行线、160公里的骑行线——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将茅台古镇、茅台酒厂、土城古镇、丙安古镇、五柱峰等景区进行串联和整合,一个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带使上百万当地农民受益。

  “如今,村里组组通公路、户户通公路。孩子上学,不再担忧涨洪水了;村民生病,不再翻山越岭用滑竿抬几十里路看病;种的高粱、玉米,养的猪、牛、羊,不再担心过不了河;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搞起种养殖和旅游,收入翻了好几番。”何龙修老人高兴地说。旅游公路建成以来,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土城镇GDP40%以上,赤水河沿线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变好。

  车站提供免费热水、便民药箱、共享雨伞、口罩发放机等,站台实时查看车厢拥挤度,车厢设置不锈钢座椅、母婴专座、空气净化系统……走进郑州中建深铁3号线,处处体现着“中建运营”的服务温度。作为中国建筑第一条全要素投资、建设、运营的地铁线路,郑州中建深铁3号线运营以来,累计客运量5522万人次,用户满意度高达97.3%,成为郑州地铁一道靓丽风景线。

  贵州正习高速公路、云南三清高速公路、陕西神木通用机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筑运营的交通设施项目超40个,运营总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空间、通用机场……“中建运营”正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交通领域,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中建服务。

  曾经,峡谷天堑难越,山乡郊野难行,航道码头待修,路网稀疏。如今,“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已初步实现,交通运输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在一代代中国建筑交通人的努力下,祖国的发展之路稳步向前,人民的幸福之路光明璀璨,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彰显出繁荣昌盛的活力。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辽阔的祖国版图,为中国建筑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宏伟舞台。站在了交通大国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建筑将肩负继往开来的时代大任,在新时代奋力开启新征程,奋力实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建力量。(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