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城市好房子产品
产品解决的问题
现有体系下纯钢模块建筑受限于抗震、防火要求,适用范围有限;纯混凝土模块建筑重量大、生产安装智能化程度低。
创新解决方案
CMC钢混组合模块建筑技术发挥钢结构适合智能制造及混凝土结构适合浇筑成型的材料特性,采用数字化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法,实现像造汽车一样在工厂完成集成模块单元,像总装飞机一样在现场完成装配。
产品亮点
1、更安全,结构力学性能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30%。
钢、混凝土两种材料高效组合,结构体系安全可靠,适用高度大于现浇混凝土结构。
2、更精确,模块主体加工、吊装组装误差均不大于3mm。
在工厂利用智能产线加工构件并自动拼装,在现场采用智能吊装设备自动抓取、调平、落位,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安装精度高。
3、更节省,成本较钢或混凝土模块建筑降低20%。
同等结构要求下,CMC集成模块重量轻、智能化程度高,生产及运输安装成本更低。
4、更耐久,干式连接外墙保温做法,无老化脱落风险。
采用自研干式外保温做法,机械连接无胶粘,无老化空鼓脱落风险,通过50年耐久测试。
1、更宜居,全屋管线分离主体结构无预埋,内装修更环保。
实现全屋机电管线分离,结构安全、维护便利;高精度结构面实现全屋集成快装,室内装修工艺更加精细,修边及嵌缝打胶量大大降低。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北京大兴国际航空社区项目、中建科技深圳科研产业基地、广州方石幼儿园等多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千亿产业
代表项目
北京大兴国际航空社区项目
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原拆原建”模块化好房子产品
产品解决的问题
大量老旧小区亟需改造,但目前改造周期跨度大、产生环境污染和噪声干扰。创新解决方案
采用自研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构建全新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可实现快速、绿色、无扰的更新改造,是“为人民群众建好房子”的创新解决方案,充分彰显“中建用心、政府放心、百姓开心”的宗旨。
产品亮点
1、3个月实现原拆原建,快速更新。
建造高效率,工期较传统建造方式减少60%。
2、建造过程绿色化
固废排放减少75%,现场用工量减少70%,施工噪声较传统建造降低8-10dB。
3、分户墙和楼板较传统噪声强度分别降低50%和10倍
采用创新隔墙和楼板构造,隔墙空气隔声值和楼板撞击隔声值均达隔声高要求住宅标准。
4、围护结构节能效益超45%
采用导热系数为传统材料1/10的自研真空绝热板,提升室内热舒适和节能效果。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等72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千亿产业
代表项目
1、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更新改造项目
房-车-网融合绿色智能住宅样板房
产品解决的问题
普通建筑室内存在空间不灵活、光伏利用率不高、能源自给自足能力弱、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创新解决方案
钢结构装配式智能建造技术实现“安居”、全屋智能技术实现“智居”、房车网(BVG)融合互动技术实现“绿居”,能源自给自足,是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
产品亮点
1、装配率100%
钢结构装配式集成,采用智能设计、制造和装配式装修,可有效提升建筑保温隔声性能,提高舒适度。
2、空间利用率提升50%
客厅、书房采用可变隔断技术,配置电动沙发床、折叠床、可移动衣柜等可变家居,实现空间可变。
3、建筑综合节能率83%
采用房-车-网融合互动技术,实现节能、产能、用能、储能一体化,满足建筑能源自给自足,最大程度节能降碳。
4、全屋智能
应用全屋智能系统及设备,实现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安全易用。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广州X-House、深圳国际低碳城好房子、广州工控好房子等3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千亿产业
代表项目
BVG融合绿色智能住宅亮相2024年住博会
AMIC-云旅模块化酒店产品
产品解决的问题
现有模块化产品酒店普遍存在用钢量大、装饰完成度不高、装修后甲醛超标等问题,导致产品交付品质难以保证,影响产品推广。
创新解决方案
以“装饰”为主导,从设计选材、制造装配、建筑运维等多个环节,将绿色健康装修建造、监测体系融合到产品中,系统集成自有装配式部品部件产品,装配形成高品质的模块化酒店,装修完成后即可入住。
技术亮点
1、全专业一体化装配
采用工业化设计生产理念,统一结构和装饰误差,把产品的精度控制在毫米级,首创实现了内外饰面的全装配化施工。
2、Amic三板体系采用自研绿色板材
采用自研的镁翼板,重量仅有混凝土重量的1/4,但极限承载力是混凝土的2倍以上,保温、防火、隔音、竖向振动舒适度等性能均达到绿色三星级。
3、产品交付达到智能健康品质
采用绿色健康装修技术、健康照明、高隔声装饰技术、智能家居,将相变储能材料融入箱体,交付时达到智能化健康入住标准,用户体验感更佳。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中旅酒店项目、深圳市罗湖美术学校项目等5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千亿产业
代表项目
深圳市罗湖美术学校宿舍楼项目
和美乡居新型农宅产品
产品解决的问题
当前农宅建设中存在无责任主体,安全隐患大,质量通病多,标准不统一,风貌不协调,造价不透明,产权不清晰,违章建筑多,产业不纳统,智能化、绿色化程度低等问题。
创新解决方案
创新采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方式,集成零碳、光储直柔、智能家居、数字设计等新型建筑技术,打造和美乡居新型农宅产品。
产品亮点
1.移动工厂、高效建造,建设时间减少40%
就近建造移动工厂,生产混凝土模块,运输至现场安装,现场劳动力减少60%,节水节电50%,建筑垃圾减少70%,建造环节碳减排20%。
2.结构安全、防水可靠,质量通病减少80%
使用可变大钢模,生产高质量混凝土模块,抗震安全,没有裂缝,防水可靠。
3.全龄适用、形态美观,乡村风貌全面提升。
楼梯独立、分层灵活,多个开间、空间可变。通过模块、阳台、窗户、屋面及建筑立面部品的多样化组合,实现新型农宅形态美观,乡村风貌整体有序。
4.绿色低碳、智能智慧,含绿量含新量全面提高。
集成应用了高性能外围护系统、光储直柔技术,实现建筑运行过程零碳。预留智能家居系统接口,提升新型农房科技含量。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保定市和美乡村示范项目等2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千亿产业
“光储直柔”四维能垣设备
产品解决的问题
原有乡村建筑安装光伏、充电桩、储能设备需要安装多种非标设备,又缺乏设计标准,多地消防标准限制储能电池进入建筑物,造价高、难落地。
创新解决方案
将已有成套的的直流配电设备、储能设备、V2G双向充电设备、电力载波通信模块集成到一个建筑构件中,满足乡村建筑“光储直柔”需求。
产品亮点
1、降低60%的储能容量
多目标优化算法,最小化储能容量配置。
2、减少10%的报装成本
系统优化运行,降低片区变换器容量。
3、节省20%的用电成本
光伏发电少上网,多自用,配合系统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广东百千万工程黄埔迳下村、山东东营等新型零碳乡村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千亿产业
I-BOX超静音零碳会客厅产品
产品解决的问题
在临时性设施、闲置用地及快速响应等方面,存在建设周期长、难以灵活满足多变需求等痛点。
创新解决方案
采用钢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S-MiC)技术,模块可灵活组合,无需地基,便于移动与拆卸。可快速响应城市空间需求,兼顾日常与应急公共设施所需,智能生产保障高品质、高性能,快速部署同时确保居住舒适并减轻环境负担。
产品亮点
1、自研围护材料导热系数为传统保温材料的1/10
真空绝热板(VIP)满足防火、保温、隔音、防水等多方面功能需求,整墙热工性能可提升60%。
2、对比传统做法噪音量降低50%
高气密隔声技术,压差 50Pa 时房间换气次数<0.6,减少因空气流动而传递的噪音。
3、空调节能效益达40%
使用辐射制冷(制热)+风机盘管空调系统,0.5℃精准控温,高效节能并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4、100%能源自给自足
MiC集成光伏组件和储能设备,并结合智能家居和能源监测系统,实现能源高效使用和精细化管理。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合肥市骆岗公园配套建筑工程项目、赣州蓉江新区PCR实验室项目等72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100亿元/年
高海拔增压建筑产品
产品解决的问题
高海拔地区低压、低氧环境易使人产生急性高原反应和不可逆的中长期生理损伤。
创新解决方案
全球首创“低海拔屋”产品,创新研发建筑气密、增压、环境控制等系统性技术,可将室内关键人居指标调至平原水平,有效解决高反问题。
产品亮点
1、调节高原室内海拔至零海拔
通过空气增压技术,调节高原地区室内气压、含氧量至零海拔水平,消除高原反应。
2、恒压、恒温、恒湿、恒静、恒洁
室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恒定室内气压0.8-1.0atm,温度25℃,湿度40%-60%,CO2浓度≤1000ppm,噪声≤40dB。
3、预制率100%
模块化设计,结构、装修100%工厂生产,现场模块安装,实现工业化建造。
4、抵抗9级地震
高承载自平衡结构体系、隔震技术,整体结构可抗9级地震。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珠峰大本营—增压补氧保障中心、南极科考增压建筑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40亿元/年
代表项目
南极科考增压建筑项目
AGV重载举升型停车机器人
产品解决的问题
传统地面停车场存在占地面积大、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地下停车库建设成本高、停车调度效率低等问题。
创新解决方案
研发可实现两层车辆停放的自动导向车(AGV)重载举升型停车机器人,用于地下停车库及平面停车场的改造。该机器人可自主导航运行,并且多台机器人能同时运行、统一调度、自动避让,将车辆停放到位后,可自动归位、自行充电。相较传统停车场,车位可增加1倍,存取车过程也更智能、便捷、高效。
产品亮点
1、导航精度达±3mm
采用激光+惯性融合导航技术,实现高精度导航。
2、提高车位数量1倍
研发双剪叉液压举升机构,可实现车辆两层停放,相对传统停车场停车数量提升1倍。
3、运行额定负载3t
额定载运重量大,适用于大部分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
4、多机协作运行
研发人工智能(AI)群控调度系统,可实现100台以上机器人的协同和智能调度,提高运行效率30%。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雄安车网互动柔性充电站、福州市闽江之心立体车库、中建四局科创大厦立体停车等项目中,打造多个城市首个AGV停车项目示范。
预期市场规模
50亿元/年
代表项目
中建四局科创大厦立体停车项目
光伏清扫机器人
产品解决的问题
光伏清扫成本高,组件遮挡发电量损失大。
创新解决方案
集成智能控制、视觉算法、高精传感、云平台、智能决策等技术,实现无水清洁、智能越障、姿态调节、亏电返航等功能,满足对雨雪、鸟粪、树叶、灰尘、水渍等多对象的清扫。
技术亮点
1、光伏整体发电率提高5%
通过及时的清扫,保障光伏板面清洁持续发电。
2、整体运维成本降低50%
通过智慧化的机器人自主清洁,基本实现无人化作业,成本大大降低。
3、节水率达到100%
机器人实现无水化清洁。
4、夜间作业可占比整体作业时长的30%
由白天借助阳光充电量,可实现夜间作业,最大时间线上降低对发电的影响。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新疆建科院零能耗楼宇分布式光伏项目、国电投新疆哈密集中式光伏项目2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2.85亿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