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你】全国三八红旗手王瑶:青春汗水筑梦“一带一路”

发布日期:2025-05-20
【字体:打印

  来自中建一局的王瑶自2010年毕业后投身中建阿尔及利亚公司,2018年在埃及勇挑标段项目经理重担,如今掌舵中建一局伊拉克公司。那本盖满各国签证戳印的护照,是她15年海外奋斗的生动见证。作为海外建设者代表,王瑶围绕传承、促融、梦想三个主题,分享了在国际舞台上以劳模精神书写辉煌篇章的奋进之路。

王瑶444.png

传承:赓续劳模精神,筑牢发展根基

  2010年,初出茅庐的王瑶踏入阿尔及利亚公司,结识了一群求真务实、包容开放的领导和师父。这些前辈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面对困难时的坚毅果敢、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中勤奋敬业、实干担当、无私奉献、包容开放的深刻内涵。在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下,王瑶学会了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在困难面前坚守初心、勇往直前,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项挑战。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在她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当王瑶担任埃及项目的项目经理时,她深知传承的责任重大。五年来,她将从前辈那里汲取的劳模精神融入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毫无保留地把知识、经验和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如今,那些曾经的“学徒”已在伊拉克更为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为中建在中东地区的业务拓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个个规模虽小却效益显著、深受业主认可的项目,成为劳模精神传承结出的累累硕果。这不仅证明了劳模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强大助力,更凸显其凝聚团队、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巨大能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建人在海外建设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王瑶(左二).png

促融:弘扬劳模精神,推动文化交融与国际合作

  2018年,王瑶负责埃及新首都CBD项目,这一项目作为中埃“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承载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经济价值。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王瑶深切体会到中国人勤劳勇敢的劳模精神在国际化项目中的关键作用。

  项目大量使用属地化的埃及工人,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给分包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为实现高品质履约和文化交流的双重目标,王瑶带领团队创新管理模式,组建“1个中国班组长+10名属地工人”的阿米巴经营体。作为项目经理,王瑶以身作则,秉持躬身入局、担当作为的态度,用实际行动诠释劳模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管理链条层层传递:项目经理影响工程师,工程师带动班组长,班组长感染每一位工人。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不仅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更在日常工作点滴中,将劳模精神融入团队文化,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凝聚成一支团结奋进的战斗先锋队。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是劳模精神在国际化舞台上的精彩绽放,更是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深度交融的生动范例,为共建“一带一路”跨文化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国际合作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合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513155509.jpg

梦想:以劳模精神为翼,逐梦 “一带一路”新征程

  2010年刚毕业时,成为项目经理的梦想在王瑶心中悄然萌芽。加入中建后,公司对男女员工一视同仁的严格要求,成为她成长的强大动力。在“勤奋、敬业、不认输”信念的支撑下,王瑶快速成长,离梦想越来越近。2018年,她成功担任埃及CBD项目的项目经理,梦想照进现实。

  此时,新的梦想诞生——培养10个项目经理。如今,已有六七个年轻骨干在她的培养下脱颖而出,他们又将劳模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同事,壮大着海外建设人才队伍。

  当下,王瑶怀揣着第三个梦想:把中建伊拉克公司打造成像阿尔及利亚公司那样的“金字招牌”,助力海外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绽放更绚烂的光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背景下,这一梦想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理想的追求,更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劳模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的“压舱石”,给予团队沉稳应对挑战的力量;梦想则如同“发动机”,驱动着大家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只要全体中建人始终坚守劳模精神,敢想敢干、善作善成,定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创造更多奇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建一局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