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1501
P. 34

32
      人物


                           Ma Yansong: Landscape Rhapsody


                           马岩松:
         -  Figures

                           山水狂想曲








                           他并非在简单地模拟山水的形状,而是将山水
                           意象融入建筑语言,在城市的尺度上设计建筑,
                           使之具有山水意境和东方灵魂,但同时又符合
                           现代和未来城市人的居住需求。


                           文 | 本刊记者






                           马    岩松最让人震惊的一个“狂想”,是企图将天安                  法,只不过——“是现在不能实现的好想法”。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九年前的马岩松在“北京
                                门广场变成一个中央公园——当然,那也许是
                           2050年之后的事情。                                 2050”中所提出的设想,已经颇合他日后提出的“山
                               2006年,31岁的建筑师为该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水城市”的理念。
                           提交了“北京2050”方案,按照他的设想,天安门广                                                                             客们“不用再在大楼之间昏暗混乱的夹缝中挣扎,他                                      筑并不受到资本的欢迎,他的作品基本停留在“未
                           场不必然是一个政治象征空间,而是一个人人皆可游                     六大原则贯穿“山水城市”                                              们可以来到空中,在所有的大楼之上,享受阳光、绿                                      建成”的阶段,而直到2006年,他才凭借另一个项
                           观之所:树木将占领今日之广场大部分的空间,城市                        在2013年出版的《山水城市》一书中,马岩松仿                                色和纽约的天际线”,他们可以看到森林和湖泊,也                                      目曝得大名。那一年,他所创立的MAD建筑事务所
                           文化设施被放置到地下,与便捷的地下交通连接,而                     佛向柯布西耶大师致敬般地提出自己关于未来城市                                    藉此超越具体的政治或种族矛盾。他因此写道:“这                                      中标加拿大密西沙加市的一幢标志性建筑,在六年
                           那颗突兀的“大鸟蛋”——国家大剧院,将被隐藏在                     规划和建筑的原则,包括:山非山,水非水;留白和空                                  片云,漂浮在曼哈顿的上空,它不是缅怀过去的纪念                                      后即2012年建成,命名为“梦露大厦”。那既是中国
                           茂密的森林中,形式消弭,形同另一座景山,与中南                     儿;借景;空间绿化率;人体尺度的城市空间;以及隐                                  碑,也不是更强大的摩天楼,它是一个漂浮的未来之                                      建筑师首次中标国外标志性建筑,也是少有的能屡
                           海遥相呼应。                                      性交通。这六大原则无一不在“北京2050”中有所体                                 城,和现实若即若离,却蕴含着一种重生的力量。”                                      获国际性大奖的案例——如女性躯体般性感的“梦
                               改变不止于此。北京的CBD,例如国贸地段,也应                 现,也体现在他此前或此后设计的作品中。                                          马岩松于2004年回到北京,虽然“浮游之岛”                                    露大厦”获得过包括“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和
                                                                                                                                                                             南京证大喜马拉雅
                           该改头换面——在“中国尊”、国贸三期、“大裤衩”                       例如纽约的“浮游之岛”——2001年8月,尚在彼                               让他一鸣惊人,但在国内,类似这种惊世骇俗的建                     中心                “2012全球最佳摩天大楼奖”在内的殊荣,那也让
                           之上,也许还可以有一座巨大的“浮游之岛”,岛上不                    得 · 艾森曼(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建筑事务所实习的                                                                                              马岩松在2006年之后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年轻
                           仅有数字工作站、多媒体商业中心、独立飞行器停泊                     马岩松第一次登上世贸中心,不到一个月后,“9· 11”                                                                                            建筑师之一。
                           站、全球会议模拟室,有餐厅、旅馆、剧场、图书馆和                    恐怖袭击发生,到了2002年,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                                                                                                  无论是在建筑圈内,还是对于公众而言,他都受
                           公园,甚至人工湖都可以被平行并置在城市高空之                      准毕业生马岩松应命为“世贸重建”进行自己的毕业                                                                                                到一定的争议,但媒体对他持续的追捧并非毫无理由:
                           上。至于未被拆建殆尽的老城区,也可以通过高新科                     设计方案,最后的结果,便是震惊美国建筑界的“浮                                                                                                除了他英朗而适宜上镜的五官轮廓、酷而激烈的言论
                           技和设计,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和意蕴的前                     游之岛”。当时有的人觉得要设计一个纪念碑式的建                                                                                                以及他超越年龄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建筑界,40岁
                           提下,为“老北京”提供既现代又传统的生活方式。                     筑,也有的人在思考什么是未来的高层建筑,而在混                                                                                                的建筑师还在画图纸并非一件新鲜事),还因为他所
                               “北京2050”的方案未能在中国展出,据说是                  乱和焦灼中毫无进展的马岩松却迎来了自己的一个                                                                                                 呼喊和汲汲追求的,迥异于他作品的表象——这么说
                           因为没有人愿意赞助。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几近                      梦——他梦见纽约的上空出现了一片云。那片云给了                                                                                                吧,人们将之称为“未来派”,而他却清晰地告诉世人,
                           “犯忌”的方案也许会遭到封杀,但事实上,方案通                     他奇异的灵感,最后幻化成一个具有超现实意味的                                                                                                 那些异想天开的作品背后,却有着最古典的指向。
                           过互联网回传国内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                      方案:新的世贸中心不再是一幢常规的摩天大楼,而                                                                                                   2009年,即“北京2050”方案提出的三年后,
                           进行了采访和报道,甚至,当马岩松跟北京市搞规划                     是一座有生命的混合体,它漂浮在曼哈顿的上空,具                                                                                                “胡同泡泡”出现在真正的胡同里。在北兵马司胡同
                           的人谈及此事的时候,对方也会承认那是很好的想                      备上文在“北京2050”中涵盖的功能,基于此,纽约                                                                                              32号小院,他设计了一个如水滴般的不锈钢“泡泡”,

                                                                                                                                                                                                                                        33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