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1504
P. 48
46 46 记忆 / MeMORIes
Playing in the Market
without Regret
市场击水 初心无悔
着国家重点工程走,没有固定的基地,职
工、家属都是随着项目的变换而不断迁
移。别人是“固定的工厂,流动的产品”,
在打破旧束缚,开拓新征程的过程中, 而我们建筑行业刚好相反,是“固定的产
我们曾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 品,流动的工厂”。
80年代初,国家推行国有企业经营
也曾如履薄冰,在市场击水中不断试错…… 体制改革,建筑业是一个突破口,而在所
回望历史,从计划到市场,从僵化封闭走向 有国有建筑企业和中央企业中,中建总公
改革开放,进而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 司又几乎是最早完全进入市场的企业。
对于中建而言,无异于一场脱胎换骨的涅槃之旅。 开拓市场,是我们经营工作中的头等大
事,我们从企业实际和建筑市场投资主体
多元化的变化出发,制定了“立足基地、
面向全国、开拓沿海、出征出国”和“东
进南移”的战略方针,以国家投资为导
986 年 1 月我从中建总公司阿尔及利 向,以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作为经营
1 亚项目经理部回到祖国,我记得当 开拓的主攻方向,将“现场局”改成“地
年发生了两件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 :一 方局”,拓展各工程局的生存空间,充分
件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跌,一件是美 利用各大城市基地的地域资源、信息资源
元兑日元和西方主要货币汇率大幅下降。 和人才资源,发挥骨干企业的优势,抢占
这两个变化,使世界经济陷入低迷, 热点市场。
国际承包市场随之收缩。世界主要国际承
包市场中东、北非各产油国普遍压缩建设 如履薄冰,多方尝试
项目,放慢速度,发包额急骤下降。拉美 计划经济时期,工程局承接的大多
地区债务危机加剧,国际金融机构和商 1990年8月2日,海湾战争爆发,中建迅速组织 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比如国家急需的基
在科威特1230名劳务人员撤离并安全返回祖国。
业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裹足不前。各 础设施及工业设施。走向市场后,我们相
国保护主义加强,承包商之间竞争激烈。 应地调整了经营结构。
当时我们在海外的业务都深受其害, 首先是从以工业为主调整为工业与
有的业主要求带资承包,延期付款;有的 民用相结合。有条件的单位尝试发展房地
要求用实物支付或减少付款外汇比例;有 艰难困苦中尽力地去开拓,去担当。 产开发,按商品生产的方式组织设计和
的项目甚至“签字之日就是亏损之时”。 施工,以市场价格出售。
劳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国家限 立足基地,抢占市场 其次是以建筑业为主,向多种经营
制劳务进入,价格急骤下降,普通劳务月工 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工程项目 发展。开拓地下工程业务。尝试向金融领
资由过去500美元降到200美元左右。可以 虽然由不同系统、不同地区、各级政府负 域进军:入股北辰房地产公司、光大银
说,中建的海外业务一下进入一个低潮。 责,但投资主体都是唯一的,就是国家。 行;作为发起人,牵头与九家企业联合
在这样一种局势下,1986年3月,我开 施工企业都是为国家服务,按照国家的经 组成了华泰保险公司。那时候还筹划过
始担任中建总公司总经理兼党组书记。当 济计划统一安排,任务由国家分配,建筑 上市,究竟是整体上市,还是优质资产上
时冯舜华老总曾对我说:“创业难,发展更 材料由国家供给,人员按国家计划录用, 市,大家在一起研究过很长时间,后来由
难;守业易,败业更易。”我牢牢记住这句 企业一切由国家包揽,国家指到哪里,企 于种种原因,时机还不够成熟,计划搁浅
话,带领中建这个大队伍在继承中创新,在 业就打到哪里。我们的工程局也都是跟 了。总之,当时整个国家的经济正处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