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1504
P. 33

了几亿美元的省级环城公路BT项目和软件科技园区项目。未来                        带一路”的开拓者、建设者,但不是过路客,要选择沿线经济潜
          更有希望收入囊中的有40-50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主干线公路                       能高的中心城市,建立根据地,形成战略产出区。日韩企业善于
          工程。将来中巴之间各种资源互通了,沿新疆喀什贯穿巴基斯坦                        “长考”,三星有100年发展战略,松下有250年战略,软银有300
          全境也不过几个小时的陆路车程,中国建筑在国内的商业优势,                        年战略。很多中国公司都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区间仅仅五
          就可以转化为在当地的竞争优势。如果中国建筑成熟的商业模                         年,都还在叫苦。如果一家企业没有10年、20年的战略构想,真
          式,可以复制到“一带一路”沿线六十几个国家,那么国际化业                        是很难有好的五年规划。“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建筑,绝不是一
          务规模就更为可观了。这时,公司就真的走活了国际化这盘棋。                        时、一地、一事的机遇,而是国家为我们打开了走向永续发展的
                                                              通天大道。
          “一带一路”走出建筑业生命周期
             无论是房建业务,还是基建业务,都有发展的阶段性和行                        “一带一路”实现世界建筑第一品牌梦
          业的周期性。城镇化就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宿命。城镇化的初、中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成为最具价值的行业品牌,一直是中建
          期,建筑业一定较其他阶段兴旺。城镇化后期,建筑业就会由于                        人的梦想。欧洲建筑公司历史最长,在19世纪建设了强大欧洲,
          业务量的减少而进入萎缩态势。近30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                       20世纪欧洲经济慢下来,大部分建筑公司移师美洲;美国建筑
          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公司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得以成为世界建                        公司在20世纪很昌盛,但近几十年已转移到亚太地区;日韩建
          筑业航母级企业。而建筑业的成长也总是表现出周期性特征,                         筑公司兴起于20世纪50-70年代,而目前大都在中东地区。世界
          总会有几年高企,又有几年低迷。这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性和                        经济区域性此消彼长,也引发大型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拓展业
          运动状态的规律性,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摆脱不了的。当然,讲宿                        务,从而形成了几个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建筑行业品牌。
          命但不唯宿命才是我们正确的思想方法。既能抓住行业发展高                             中国建筑从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从2012年成为世界最
          峰时期的机遇,又能规避行业下行时期的风险;既能利用经济周                        大建筑地产企业集团,目前位居世界500强第37位。从发展趋势
          期成长,又能熨平周期震荡,才是企业发展因应之道。                            看,未来2-3年时间能跨入世界企业前20强,未来5-6年时间能跨
             国际成功案例很多。但其做法不外乎错位发展和轮替作                         入世界企业前10强,这不仅可能是中国企业、建筑行业的荣耀,
          业,类似于金融工具中的对冲功能。这就是发达国家大型建筑                         也可能是世界建筑企业的奇迹。如果说,过去中国建筑的发展
          公司国际化率一般都在70%以上,ENR世界250家最大工程承包                     是靠国家大势,那么今天,我们必须根据公司愿景设计未来,从
          商平均国际市场占比也在30%以上的主要原因。在国内,市场也                       适应性运行变为选择性发展,通过战略推进形成公司新的竞争
          有区域差异,东、中、西的经济热度不同,公司可以轮番进入和                        优势。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时空里,如果一
          退出。但在国内市场整体饱和时,或成长迟缓了之后,也就是常                        提到建筑公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建筑,那么距离我们第
          说的经济进入新常态,公司又该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即拓                        一品牌的梦就不远了。
          展国际市场,将业务侧重点由国内市场转移至国际市场,当然是                            与世界品牌价值较高的几家建筑公司相比,中国建筑的规
          那些发展缓慢、能够施展区位优势的市场。目前,“一带一路”涉                       模优势是确定的,盈利能力也非常有竞争性,产品质量也大有
          及66个国家,土地面积之大,人口数量之多,经济潜力之深,都                       超越其他建筑品牌之势。加之,我们还有央企的政治优势,以及
          可以与我国近30年发展历史做些比较,不难发现,沿线地区是                        国家强力推进“一带一路”的机会。同时,公司正力争早日获得
          最具发展潜能的战略市场。无论是作为市场替换还是轮作,通                         国际三大评估机构的建筑业最高资信评级认定。只要公司能将
          过内外市场的交错运行,我们很有可能既抓到机遇,走出国别经                        自身在国内的商业模式、组装资源的能力和企业精神融入到国
          济发展阶段性、行业生命周期性的负面影响。                                际大分工之中,在“一带一路”包容性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假以
             既然城镇化是建筑企业的宿命,我们就要跟随各国城镇化                        时日,世界建筑业第一品牌将非中国建筑莫属。
          的步伐走。下一轮城镇化的热点一定是“一带一路”沿线。做“一




                                                                                                                 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