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1501
P. 26
24
视点 - Viewpoint
BIM Technology: A Tool For Upgrad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BIM 技术 :
矢,培育新的业务,逐步调整和转变以往由房 建筑业管理升级的新抓手
建业务为主的业务结构。加快向基础设施业务
领域转型对中建西勘院而言就是要紧跟国家
文 | 李永明
战略和中建总公司步伐,发挥专业优势,将优
势资源投入到转型业务中,着重开拓城市轨
道交通、公路、航空、水路市场。坚持“一业
为主,向两头延伸”的发展思路,向勘察设计
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培育以勘察设计为龙头
的工程总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培育节能环保 新 常态下的建筑领域,无论是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
业务,加大向地源热泵、土壤治理业务、建筑 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速工程电子招投标,还是开
工业化等业务推进。 展工程质量治理行动、推广住宅产业化模式,“改革”成为当仁
事实上,成立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也就 不让的主旋律。BIM技术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建筑
意味着中建西勘院迈出了转型升级的步伐。而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一次再造和洗牌。对我们来说,BIM已不是该
这一步伐要走得稳、走得好,需要深耕细作。 不该用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大力度、如何用好的问题。
在地下空间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当
前我们要坚持“投资带动建造,以建造推动投 从被动变主动
合肥交通银行模型图 基于云技术的质量管理
资”的思路,聚焦地下管线、共同管沟、地下停 跟多数企业一样,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最初的BIM
车场、核心区地下商业的投资开发建设;着重 应用是基于投标需求,为给业主提供直观、可视的“项目建设体
开辟西南区域和华南区域市场。以重庆渠江提 验”,类似于FLASH演示,这阶段我们尚是“被动”的。
水管网工程PPP合作项目为突破口,为融资合 作为28年前国内率先应用“鲁布革”的企业,“技术创新引领
作模式做出有益探索。以地下空间产业研究院 企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快人一步的核心要领。凭着60余年 制、辅助深化设计、RFID物料追踪等方面的功能,完成从BIM3D 化样板,指导现场施工,既减少了项目施工样板制作数量,也提
为平台,做好整体收购工作,在地下机械式停 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凭着饱经改革变迁建立起的敏锐嗅 到BIM5D应用的跨越。许多项目管理人员自发学习BIM技术,BIM 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一次成优;四是利用云技术,采
车场、地下综合管廊以及地下快速建造等地下 觉,我们很快意识到BIM或将引发行业生产方式变革,带着紧迫 终将取代CAD成为全员共识,打造了一支既有丰富施工经验又懂 用图钉法将现场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在BIM模型上进行定位
空间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感,我们迅速调整方向,选定13个试点项目应用BIM的可视化、可出 BIM的专业团队。2014年,公司荣获中建协“最佳BIM企业奖”,标 标注,同步反馈给业主、监理、总包、专业分包等责任主体,大大
目前,对中建西勘院来讲,推进效益增长要 图、模拟性等功能,当年,济南某机电项目成功减少60%现场返工 志着八局一公司的BIM应用水平走在了施工企业的前列。 提高了总包管理水平,保障了项目全面履约。
尤其关注营销、商务合约以及财务资金管控工 工作量、30%支架使用量,提高了80%预留孔洞使用率。这如同一剂 目前,企业已初步建成了集进度、合同、成本、质量、安全、图
作,依托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我院在项目成 “强心针”,坚定了公司扩大推广、深入应用的信心,随即,由点到 从分散变集成 纸、物资等全部项目信息的“BIM大数据平台”。据统计,近年来实
本管理、清欠催收、预算投资方面的有效性,提 面覆盖到在建80余个机电安装类项目和80%的总承包项目。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高度集成的时代,一个“大道至简”的 施BIM应用的项目,平均每个节省了30%的创优成本,缩短项目工
高效益确认准确度,切实增强盈利能力,实现效 时代。2013年起,八局一公司就在探索如何实现BIM与企业其他 期约30%,提高工效约40%,切实促进了企业管理品质和管理效能
益的稳定增长。 从浅尝变深探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通过两年实践,目前已创新实现 的提升。
外部适应,内部“破壳”,以创新汇聚发展 为保障全面推广,我们率先从体系建设入手,在公司、分公 BIM与标准化、信息化、云技术的融合。 有一种说法,BIM+互联网=颠覆建筑业。BIM对建筑企业而
大动能。让创新的活力迸发,让创新的力量汇 司、项目部三个层级分别建立了工作中心、深化工作室、BIM小 一是在BIM建模标准、BIM交付标准、利用BIM编制施工方 言,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更是一次对传统管理的颠覆,
聚,让创新的齿轮啮合,这是行业发展的内在 组,通过系统联动、实施岗位量化目标、关键指标绩效考核、分 案和技术交底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作业指导书和规范流程;二 BIM一定会伴着“需求”的与日递增而不断推进,更强大的功能
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层级、分业务序列开展培训等多维度并行,快速将BIM应用拓展 是搭建BIM与远程监控系统的动态跟踪平台,将项目现场实施 还有待于业界共同挖掘。
到质量、工期、成本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实现BIM 进度与BIM计划进度对比分析,综合调控施工阶段各管理内容,
作者系中建西勘院院长 技术在碰撞检测、施工模拟、图纸会审、三维交底、施工过程控 实现企业层面对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三是利用BIM技术的数字 作者系中建八局一公司董事长
25